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评论 > 《战雷》:战“雷”,炸响梦想

《战雷》:战“雷”,炸响梦想

作者:微蓝微澜| 来源: |点击:加载中|发布时间:2014-01-17

    正如最优秀的营销,贩卖的永远不仅仅只是物品的物理价值一般,在一个好故事的前提条件之下,影视作品同样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故事本身及娱乐的市场价值,一部好作品、或耐得起人寻味和品味的作品,总是能在观众心中制造某种化学反应。而我更相信,真正谈得上“怪才”的,是徐纪周和他的团队,比如这一次的《战雷》,一如既往,不仅仅“贩卖”了一群极具偶像气质的阳光男孩们战“雷”故事的惊心动魄,同时,还当仁不让地向它的观众们“兜售”了一回梦想和希望。于是,再一次地,徐纪周和打上徐纪周标记的作品,总是能以情怀、以驾驭和平衡素材及“野心”的能力而别具一格,得到我格外的青睐。

    从来不怀疑徐导讲故事的能力,事实上从《杀虎口》开始,到《永不磨灭的番号》,到这回的《战雷》,导演擅长以“极端”,包括极端的情景环境、极端(或及特殊)的人物经历及个性来营造和提升戏剧冲突的烈度,又以人物思维逻辑、情感逻辑和行为逻辑上所体现的生活质感使“极端”和“真实”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一些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说冯骥“武侠”,还是该说徐纪周的“类武侠”。在作品的气质上有种默契,充满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外加一些些冷幽默和顽童心态的恶作剧,显得很年轻;但又有洞察世事百态、人心炎凉的那份老到、犀利、沉稳和处变不惊。所以至少在“玩”成年人的神话这个创作方式、技巧和风格上,徐纪周再搭上冯骥,一定很“武侠”。

    回到《战雷》,编导在破题时视角之新颖和开阔,绝非单纯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进行到底之类可以比拟的。雷,不仅仅是排雷兵面前、纵横交错蛰伏于大地山川,随时吞噬人命的地雷;它还是蛰伏于每个人的心中,由人性本能的趋生避死之下的恐惧、争强好胜心之下的急躁、亲情牵挂之下的犹疑、悔恨和自卑之下的自暴自弃,甚至责任和亏欠双重的重压下、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煎熬中无奈的自我封闭和麻木的“心雷”。而正是物质上有形的地雷的客观存在形成的强大压迫力,才使得盘踞于每个人心头的无形的心雷,在生死一发之间变得再也无法回避。因此,战雷所战的,不仅是地雷,更有心雷。而正是创作者对于不同个性不同经历的战士在面对地雷时不同的心雷,入木三分、不加任何粉饰但又宽容、充满悲悯情怀的揭示,才使作品比单纯追求热血昂扬的军旅剧更多了一份宽度和厚度。其实,无论再正义的战争,也都不应该是娱乐可以轻易消费的对象,哪怕以一种热血飞扬的姿态。而对于战争和战争反人性的反思,却恰恰是中国战争剧的软肋,但凡有主创者愿意往这个方向踏进一步的,就值得我对其刮目相看。而对于创作者而言,“雷”也许还有更宽泛的意义,那是对创作可能的“雷区”谨慎又充满技巧的触碰,比如在中国荧屏把鬼子杀完一遍又杀N遍之后,那段似乎早被文艺刻意遗忘了的、正渐行渐远的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军人,即便依然停留在远眺的位置上,一个深情的回眸和一个满怀赤诚和感恩之心的敬礼,其传递出来的人文情怀依然令人动容。

    因此,具备这般宽度和厚度的《战雷》,它打动我的,不仅是拆雷的那一刻,那群军人的勇敢和牺牲,更是在这一刻之前,他们曾经的挣扎、犹豫、纠结、压抑和放下。当怯懦的张晓菲,闭起眼睛剪下最后一根引信时,荧屏外的你,在终于也能长出一口气的同时,泪盈于睫,你想跟着他们一起欢呼,为生命之重欢呼、为求生存的意念下生命绽放的潜力之灿烂而欢呼、也为那一刻可托生、可付死的战友情而欢呼;当羁傲不驯、玩世不恭的高等终于立下决心要为自己的人生换一种活法时,你看着他在一个排雷兵的战斗集体里,面对着一个个生与死的抉择和考验,在血与火的锤炼下,在师长、战友、兄弟的支撑中一步步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尊、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你为他心痛流泪,更为他骄傲欣慰;当你看到林峰,在自己人生经历的一切残酷、惨痛、悲壮、荣耀、亏欠的重压之下,从逃无所逃开始,到被动地面对,到主动地承担,你看着他一步步从自己为自己织就的僵硬的隔离膜中挣脱出来,慢慢地终于能开始笑了,终于能玩一把幽默了……在他以坦然轻松的微笑迎接即将来临的牺牲时,你眼中奔流着泪,但心却从来没有那么敞亮过,因为你知道在彻底拆除心雷的这一刻,林峰才是真正活着,哪怕下一秒钟就会走向寂灭。因为只有在这一刻,生命的燃烧不是为了偿还过往亏欠的沉重,也不再需要依靠一个完美的成功对昨日做交代和了断。人生的价值在于怀抱着希望对今天的承担,即便这样的希望和承担,其选择的代价是粉身碎骨!因此,当荧屏上的战雷炸响时,有一簇美丽的火焰在我们的心头炸响,因为所谓影视“造梦”,真正优秀的作品,总能让它的观众因为它(故事和人物)而移情,因为移情而观照进自我的内心世界。因此,和战雷一般灿烂炸响的,还有梦想,个性迥异、成长经历截然不同的那群工兵大男孩们的梦想;在事业、家庭、亲情种种责任的挤压之下打拼的那群军官的梦想;那个以共和国国防事业为自己一生责任和目标的老军人的梦想;也有我们的梦想,那些曾在天空中明亮着,抑或在现实的泥地里黯淡,它们可还在那里?在荧屏梦想点燃的那刻又重新被唤起?

    而兜售梦想这类的,关键还得在观众心中引发化学反应。如果你一味单纯以叫卖方式兜售,哪怕说得天花乱坠,未必有人愿意埋单,你必需懂得,所谓化学反应,就是让你兜售商品的分子结构和观众生活经验记忆储存的分子结构奇妙地的呼应、交融,然后才会有属于你们共同拥有的新的物质和价值产生,观众愿意为这些埋单,因为这些化学反应后产生的东西,始终都有观众的贡献存在。而与观众的分子结构起反应,又必需让你作品故事的逻辑和人物命运的脉络和观众人生经验的积淀相呼应。因此,《战雷》,在表现了执着坚持、历经千难万难之后,梦想绽放的灿烂还不够,它同样没有回避和粉饰现实重压之下梦想的消瘦和沉重。赵保家,宅心仁厚,因资质不如他人而格外努力,其立功梦之执着炽烈的背后却是现实压力之下生存环境的残酷,使他只能祈求以一个立功梦为自己和家人找回自尊和被尊重,哪怕是用一只眼睛和一条腿的惨痛代价来交换!当这般惨烈的圆梦也终于为他的家人生活境遇带来改善,当你看着那善良朴实的一家人在那一刻的满足和感恩,有一种心酸竟直直地往心头压下去,连奔涌而出的泪水都无法化解,那是有关于生命沉重的无奈和苍凉。而同样的化学反应也一样为张晓菲而发生,当命运地漩涡毫不留情地把他从一个含金衔玉的公子哥儿打回一无所有,观众的生活经验便有了充足的想象余地,那个一贯个性懦弱、娇生惯养的晓菲,其单薄瘦弱的肩头要如何去承担这么沉重的负累?那梦想的翅膀怕是还未真正打开就要被千钧重的责任紧紧地捆绑,于是,心痛和怜惜泛滥得无边无际时,更有一声叹息从心底响起,那何尝不是为了我们自己曾经的梦想,恰如叶芝所形容的,随着年龄增长,不复轻盈,掂量着生活沉甸甸的分量,看重果实而放弃了有关于一花朵开的梦想。

    但这样的叹息,这样的苍凉又并没有走多远,因为就在电视剧的结局部分,一如既往地,徐纪周总能神奇地以一种内敛的力量和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从故事中挣脱出来,既与故事呼应,但思考和反思却力图超越故事。虽然我也一样讶异编导居然愿意花费大半集的篇幅(而且还是删了胡一楠的那段),通过高等的探亲,如此详尽地对那些高等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境遇一一做了交代。这大半集的节奏和作品之前的节奏相比,简直是有点拖沓和不相称的,但却正是在这般娓娓叙来的节奏里,归于平淡生活的人们面临的生存的压力,却被那最朴素的仁善,被快乐、满足和感恩的心态,被那些慢慢磨砺出来的坚忍和坚强,被做一回自己而重头开始的勇气而一点点地消化,而两代人的梦想,也在这一刻妥协和解并融合。于是,就在和观众的心灵最贴近的地方,希望被点亮、渐渐地明亮起来,然后在那炫得耀眼的结尾处明晃晃地闪亮。是的,张博的帅气、张博的明亮使那一刻的高等灿烂如阳光,即使我个人会更偏好《杀虎口》的结尾,极富想象力又韵味深长,但我也不得不为这个结尾炫得时尚、炫得骄傲、炫得灿烂、炫得充满范儿的味道而赏心悦目。而致简,则致大;留白越多,回味越多、期待也越多……

    因为其真诚,所以喜欢,而因为喜欢,就更会挑剔。如果抱着冷静客观的心态看《战雷》,它的成败得失间,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的。比如,宣传定位和观众定位。《战雷》首播的收视率虽说不错,但我相信和期望值比,还是有差距的,虽然我们不能单纯以收视率说事。看完全剧后回顾,觉得它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军旅青春偶像剧的误区,虽然它的内涵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而且编导在吸引更多观众群之上其实也是有“野心”的。就比如那首《小街》的主题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一再婉转深情地唱响,固然和高等特殊的身世经历相扣,和他对母亲复杂的情结相扣,但另一方面,这首歌同样巧妙地和发生在79年、几乎贯穿整个80年代的那场战争相扣,和那个时代相扣,因此,它其实是很容易唤起70后或80初的那群人对一个时代的记忆的,只要他们也能真正走入这部作品,以他们的生活阅历和怀旧情结,反而更容易真正理解、并触摸到作品的内核的气质,但很可惜,观众的判断往往就是在一、二集之间,甚至更短,就在换台间隙的一、二眼之间。比如,我一再说起的“武侠”味,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个人观点,中国武侠小说的创作思路方法,其实倒和经典类型片的创作理念法则很接近,而且极易赢得观众的移情效应。在小人物百般屈辱、千难万险的成长经历中感同身受,又在纵横江湖的扬眉吐气里将自己真实生活中窝囊、隐忍了数十年的浊气恶狠狠地吐上一口,一个“爽”字就直达全身上下的每个毛孔。但这“武侠”二字,却最好不要犯在具体的情节设计上,如果老是挣脱不了什么秘笈啊、寻宝啊、深山遇高人之类创作桥段的定势,那原本活泼的创造力就已经陷在狭隘、陈旧的窠臼里了。更要命的是,如果在这样的局限中还不认命地玩“创新”、玩剑走偏锋、奇峰突起,一不小心背离了生活的逻辑,一个小情节却很容易影响到观众对整部作品的评判,而且和现实生活越接近的现代剧,其受影响的程度越大。因此,冯骥的武侠倾向,在《番号》里,即便有些情节在现实的逻辑上也很牵强,但因为作品本身具备某种反讽和荒诞的气质却反而相得益彰。但在《火蓝刀锋》和《战雷》里,却实实构成了叙事的一些小硬伤。再比如,为了提升和表达主旨思想而用力过猛。以我个人的观点,什么雷公冢中的国学经典啊、苏荷突然以通讯兵身份现身啊,怎么看都是明显写着意图、用力过度的桥段,相比崔鸣老婆坚拒崔鸣之后悄悄溜进帐篷献血救人,以及关键牺牲后那装着黄酒的红酒瓶子这样的情节设计,一样意料之外的逆转,却贵在“巧妙”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且越回味越觉得理应如此才对。而我相信,对一个有追求的创作班子而言,精益求精地认真打磨每一个细节,也应该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最后这些篇幅留给人物和与人物有关的演员们,因为《战雷》在人物塑造上还是极见功力,而演员的表演也相当到位和出彩。人物的出彩,在于其新颖性,包括人物个性思想的新颖和人物关系的新颖。《战雷》,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很多角色相较与以往同类题材的银幕形象而言,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崔鸣、关键、严肃、赵保家、陈晨、高等、林峰等等。而如果说高等是一个叙事的中心,那围绕着高等周边的各种人物关系,诸如高等与陈大光、与陈晨、与林峰、与崔鸣、与秦雄、与赵保家、与张晓菲、与胡一楠、与姜锦等等,因为新颖独特而富有吸引力,也因为丰富复杂内涵着更多冲突而充满张力。张博在高等上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气场、他灵动的表演和出色的爆发力,在将高等的那种高等浑、高等傲、高等帅气演绎得酣畅淋漓的同时,他又极细腻地“泄露”了角色的内心世界,童年的无知过失犯下自己都无法饶恕自己的罪,心理在极度的压力之下,一方面时时反弹以攻击保护自己,一方面又自我放逐、自暴自弃。表面极度自尊,内心又极度自卑;越是拒亲情于千里之外,但孤独的心灵越是渴慕被理解和关怀。张博在高等身上,不仅将那份没心没肺没头脑的浑不吝演绎得生动活泼,将阳光大男孩的英武、坚强、勇敢、洒脱的气质挥洒得淋漓尽致,他更让那一丝孤独、忧伤和叛逆的倔强不经意地在眼神中闪过,于是,角色就这么生动和丰富起来,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在让观众赏心悦目的同时,触碰到他们心灵的最柔软处,以至于集观众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李健的陈晨,是我相当喜欢的角色,也是个人认为具备新颖性的角色。从表面上看,那是一个模范儿子、模范军官,他顾大局、重情义、懂担待、敢牺牲,当开场伊始的雷公雷残酷地夺去了他的一条腿之后,身体的残缺反而愈发衬托出他的完美。正是这么个角色,李健用收敛着的劲道,演绎出他内心世界一切复杂的矛盾挣扎以及自我克制,而编导又为这样的克制提供了一个倾情宣泄的机会,当陈晨因雷公花毒而暂时迷失神志,在李健酣畅的爆发中,一种怜惜和痛取代了之前对完美的欣赏,也将有关于生命的成长和责任的反思引入更深的层次。可以毫不过分地说,有这个陈晨的存在,包括他模范军官之路和对人生重新规划的抉择,赵宝刚之前的《北京青年》基本就是浮云了。一样对一代人规划下代人的人生之路做出反思,一样探讨青春该由谁做主、怎么做主,但缺失了对最起码的责任的坚守,即便在路上走上个千里万里,人生的方向依然只能是混沌二字。

    林峰,作为英雄也是个很另类的存在。光孤僻乖张不够,遗世独立不够,拥有会当凌绝顶的绝技不够,面冷内热、侠肝义胆也不够,因为编导从未想仅以一个“神”来吸人眼球,而是要通过“人”(绝顶高人)练成“神”的经历,来印证我们最大的对手和敌人是我们自己。因此,林峰,这个千万人眼里的英雄,可他自己却根本无法面对自己。只有他知道,他无法靠自己的力量逃离那段记忆和那片土地,不仅仅因为情感的羁绊,更有为了满足政治需求而背负起的亏欠的磨盘,十数年压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更遑论逃离;只有他知道,内心深处对那片布满雷公雷的雷场深刻的恐惧,因为不仅事关自己生死宿命,而是他以为他自己根本就输不起,背负的责任太重、亏欠太重、一力要捍卫的荣耀太重,因此,他宁愿一天天等下去,无限期准备下去,以求一个万无一失的破雷方法,但他的心又时时处在煎熬之中,因为作为最优秀的工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蛰伏在山川大地上的雷公雷,早已张开噬人的血盆大口,与它遭遇的战友、百姓,生和死也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而即便是再高明的排雷兵,别说雷公雷,每一个要排除的地雷都是一场生死间的博弈,绝对成功的概率又从何而来?而高等的出现和存在,却无意中破了这个僵局,两人间人物关系之微妙和精彩的,是从排斥、磨合直到相互依赖的过程。林峰教会了高等排雷技术,并让自己像标杆、偶像般树在高等的人生之路上,让他懂得何谓人生的方向、人生的价值、人生的责任,以及真正属于男子汉的隐忍、坚毅和担待。而高等对于林峰,既是昨日的记忆,也是希望。在高等身上他仿佛看到自己曾经年轻的影子,意气奋发、无所畏惧、舍我其谁的豪迈,使尘封已久的激情被悄然唤醒;而也正是高等的成长,令他看到了希望,有关于自己或一代已走远的军人未曾泯灭的梦想的希望,在这样的希望里,一切挣扎纠结才可能和可以坦然轻松地放下。而对于邢佳栋此番的表现,却令我不得不大赞。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佳栋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无边的黑夜,噩梦中的惊醒,在尚未完全走出梦境的那刻,那用力甩起的头发,仿佛潜意识要将某种记忆甩出自己的生命,又在慢慢恢复理智的那刻,在一种肃穆、凝注的表情和姿态里收敛起眼神中的复杂。真可以这么说,几乎就在《战雷》中出场的第一眼开始,邢佳栋就把我彻底震倒,为了他那很有内心感觉、层次分明的表演。而这样的状态,佳栋一值很好地保持着,贯穿林峰这个角色的始终。其实对于佳栋而言,演绎出很“man”的硬朗气质,并不稀罕,让角色帅毙了、酷毙了,也是小菜一碟,甚至于高潮处充满力度的爆发,在佳栋那儿也不是特别的难事。真正难得的,是这一回的佳栋,自始至终都让你感受到林峰的内心感觉,而且极细腻、极精准、极丰富,他非常出色地让林峰内敛着的力量和复杂的心绪,在每一个细节处极微妙极自然地流露,从而使林峰这个角色有了太多值得细品的韵味。

    《战雷》,过程中的一切艰难付出、一切取舍抉择、一切得失成败,也许都已定格成过去,无法改变。但未来的路,却一如作品结尾的留白,你依然得执着地走下去、充满热情地走下去,满怀希望地走下去。因为无论是创作者的路,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很长很长……愿梦想都能如战雷般地炸响,在你路的前方……

  评论载入中,请稍候.....
收藏留言 返回顶部